郭松民:飛行員影院 |《閃閃的紅星》——“我胡漢三又回來!”
《閃閃的紅星》拍攝、上映的時間是1974年。
1974年,中國可謂捷報頻傳,一切看起來都很好。
一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了西沙自衛反擊戰的勝利,這是中國海軍在甲午海戰失敗80年后,首次取得對外海戰的勝利!
同月,經過毛主席批準,國務院計劃在從國外進口一批大型化學肥料、化學纖維和連續式鋼板軋機等設備,經過改良后投產。這為幾年后中國糧食產量的大幅度增加創造了條件。
二月,毛主席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同月,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一期工程建成。
三月,大西南交通干線成昆鐵路建成;同月,首個地熱發電站在河北懷來建成;同月,陜西農民發現秦始皇兵馬俑;
四月,中國第一艘二萬五千噸級的浮船塢“黃山號”建成;同月,第三十五屆廣交會開幕,規模為歷屆之最;同月,“批林批孔”運動在全國展開;
同月,鄧小平副總理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向世界闡釋毛主席“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
五月,華北濱海地區又建立起一座大型新油田“大港油田”;
八月,中國第一艘魚雷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同月,第一批援藏教師奔赴西藏;
九月,中國大陸第一個五萬噸級碼頭建成;同月,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建成;又一座大型油田“勝利油田”建成;同月,中央為賀龍恢復名譽。
十月,中國最大豎井鉆井研制成功;
十一月,我國自制貨輪“鹽亭”號首次到達歐洲丹麥港口;
十二月,三門峽水電站建成,同月,大慶至秦皇島輸油管道建成;同月,中央提出要抓緊計劃生育工作。
這一年,只有少數極為敏感的人,才憑著直覺意識到,漫長的中國革命已經接近尾聲,時代即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閃閃的紅星》的主創人員應該就是這些“先知”(姑且讓我借用一下這個詞)中的一員!
所以這部電影所塑造的最經典形象,不是主角潘冬子,而是還鄉團長胡漢三。
胡漢三的名言是:
“沒想到吧?我胡漢三又回來了!誰拿了我的什么,給我送回來;誰吃了我的什么,給我吐出來。”
可惜,當時看電影的人都哈哈大笑,沒有太當回事,直到九十年代含淚高唱“從頭再來”。
今天,飾演胡漢三的老演員劉江已經去世,但胡漢三仍然是一個“活的”形象,成了一個經典,一個成語,幫助我們加深對歷史和現實的認知。
經典,就是這么緊扣時代,超越時代!
小貼士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等主演。1974年10月1日上映。
「 支持紅色網站!」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傳播正能量,促進公平正義!

- 《紅歌會周刊》0801期:紅色電影無人問 文藝陣地幾多存
- 陳大為 | 紅色電影無檔期:“偌大的電影里只坐著一個老共產黨員”警醒誰?
- 紀念毛主席誕辰125周年系列視頻——口琴合奏《閃閃的紅星》
- 安陽人民群眾在市區廣場自費放映紅色電影紀念毛主席(圖)
- 紅色電影央視紛紛開播:一個值得高興的開端
- 火爆【視頻】映山紅原唱+閃閃的紅星+字幕
- 紅色電影為什么這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