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新聞發布會:中美徹底脫鉤不現實也沒好處
30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兩國之間經濟聯系是由雙方經濟結構的互補性和全球經濟的開放性所決定的,徹底脫鉤根本不現實,也沒有好處。
此前,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也表示過,所謂“脫鉤”的論調既不可行,也不合理?,F在是全球化時代,強行剝離國與國之間的既有合作,完全違背市場經濟規律,違背企業的自主意愿,必將像“飛去來器”一樣,最終傷及自身。
中美建交40多年的事實告訴我們,要維護和增進兩國人民的福祉,應當優勢互補而不是脫鉤切割,應當相互融合而不是彼此隔絕,應當合作共贏而不是沖突對抗。
前幾天,中國世界經濟學會2020年年會將于2020年10月24日至25日在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作了題為《理解美國與中國脫鉤的戰略代價》的演講。
張軍在分析中美供應鏈方面的“脫鉤”可能性表示,在二十年前中美經濟發展差異巨大的時候“脫鉤”或許還有意義,但在供應鏈如此復雜的今天,“脫鉤”不見得還有意義,甚至可能“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供應鏈發展已經像金融深化、創新一樣,沒有一個人能完全搞清楚現在供應鏈的格局到底是什么樣子。”張軍說,“我最近看了一個報告,說美國的pharmaceutical(制藥)的一個產業,這個產業當中美國有大量的原料藥自己是不生產的,來自于全球的供應,73%由海外企業來供應,中國大概占了13%-14%的比重。我們現在去考察蘇南地區很多制藥的企業,實際上他們很多最終產品是要出口到美國的,是美國很多藥品的原料藥。”
張軍說,“所以說,現在供應鏈發展是非常非常復雜的,復雜到我們是不能完全清楚美國的一個產品,到底這個當中有多少來自于某一個主權國家,根本說不清楚。更可笑的是,不僅說不清楚,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繞了一個圈子,最終產品出口到它(美國)的市場上,加工成中間產品的過程中,他自己(美國)占的比重可能超過任何一個主權國家。”
“我們的基本結論很簡單:如果是二十年前,那么中美脫鉤在經濟上或許是make sense(有意義)的,但是你二十年以后,今天全球供應鏈已經復雜到‘傷人八佰,自損一千’的程度了,你這個脫鉤不見得真的make sense。”張軍說。
紅雨綜合自新浪財經、華夏經緯網、人民日報等消息
「 支持紅色網站!」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傳播正能量,促進公平正義!

- 吳銘:說說中美差距論
- 國防部介紹近期中美兩軍交往安排
- 陳俊杰:中美俄三邊博弈演繹金庸筆下桃花島簫箏嘯大亂斗?
- 中美貿易戰的前景預判及警惕
- 司馬南:特朗普執政以來中美關系的表層與潛流
- 聚焦:美國確診近800萬,美聯航下周將恢復中美直飛
- 關于中美兩國文化差異之比較
- 白話文:特朗普確診,對中美關系會有影響嗎?
- ?模擬2025年及之前可能的武統和美國武力介入挑起的中美戰爭
-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爆發戰爭,中美俄如此回應